围绕中心 服务大局
努力营造和谐温馨的工作氛围,推进我校离退休工作再上新台阶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高祖林
二00九年六月
近年来,学校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认真研究离退休干部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坚持在政治上尊重、思想上关心、生活上照顾、精神上关怀离退休干部,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现将近年来的工作报告如下:
一、近年来的工作总结与回顾
1、不断完善“统一领导,两级管理”的体制,各级党组织和群众组织的积极作用充分得到发挥
目前,我校共有离退休教职工2470人,其中离休干部178人,退休教职工2292人,离、退休人员规模均在全省高校中名列前茅。多年来,学校党委和行政高度重视离退休工作,认真落实老干部的各项待遇,充分发挥离退休老同志在学校改革发展中的积极作用。为了更好地开展离退休工作,学校从上世纪90年代起对离退休工作实行了“统一领导,两级管理”的体制。经过十多年的运作,我校离退休工作“统一领导,两级管理”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逐步规范化、制度化、正常化,两级管理的效果和作用明显彰现出来,有效调动了校内各单位关心离退休工作的积极性。各院系、部门的党政领导长期以来都非常重视离退休工作,在财力、人力、物力等各方面给予离退休工作以大力的支持和关心。各级党组织和群众组织的积极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离休党工委和退教协会平时密切联系群众,加强调研和经验交流,开展“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努力为全校老同志“六个老有”营建良好氛围。离休各支部、退教协会各分会发扬不辞劳苦、无私奉献的精神,密切配合离退休工作处开展各项活动,并为离退休老同志做了大量排忧解难的工作,成为学校和离退休老同志间不可缺少的桥梁与纽带。可以说,我校已经形成了全校上下各级组织高度重视和支持离退休工作开展的良好局面。
学校党委、行政还十分重视离退休工作队伍建设。学校要求离退休工作部门的同志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对老同志服务的工作能力,要“满怀感情,主动服务”,做到“内强素质,外塑形象,爱岗敬业,团结奉献”;注重加强离退休工作队伍内部管理,制订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和工作职责,不断加大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和考核,积极查找服务工作中的差距,不断完善工作规范,努力提升离退休工作队伍建设的整体水平。2007年,我校被江苏省和苏州市老干部局评为老干部工作先进集体,2008年被江苏省和苏州市老干部局评为信息宣传工作先进集体,不久前还被苏州市委组织部、市老干部局授予的2008年度老干部保健疗养先进单位的称号。我校还多次被评为苏州市退教工作先进集体。在2008年学校机关部门年终考核中,我校离退休处被评为优秀等地。不少在职同志分别获得苏州市离休干部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先进个人、苏州市老干部工作系统先进个人、省及市老干部宣传信息工作先进个人等先进称号。
2、认真落实离退休干部的政治待遇,不断加强离退休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
几年来,学校党委坚持和完善离退休干部参加重要会议和重大活动、老干部年终团拜会、老干部参观考察等各项制度,每年召开两次老同志情况通报会,把党的声音和学校改革发展情况及时全面传达给离退休干部,认真落实好离退休老同志的各项政治待遇。校党委坚持把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建设和老干部思想政治建设摆上重要位置,以党支部建设带动和促进离退休干部思想政治建设。根据全校离退休干部现状合理设置党支部,开展组织活动。目前,离休干部在离休党工委的领导下设置了五个党支部,退休干部在各院系、部门党委、党工委的领导下设置了49个党支部。校党委和各党委、党工委按照“支部班子好,党员队伍好、组织设置好,活动开展好,群众反映好”五个好的目标要求,制定和完善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工作规范,各党支部组织制度健全,活动正常,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建设整体水平有了新的提高。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全校离退休老同志积极向地震灾区捐款和交纳“特殊党费”,仅离休党工委捐款达14.4920万元,其中捐款1000元及其以上的有45位,充分体现了我校离休老干部崇高的思想境界和坚定的党性观念!
近年来,离休党工委党建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2008年,有一个党支部和两位老同志分别获得苏州市老干部局开展的“学理论、促和谐、作贡献、乐晚年”主题教育活动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一个党支部获得学校开展的“再为苏大创佳绩,喜迎党的十七大”为主题的党支部活动(创新奖);一个党支部获得学校 “最佳党日活动”奖;一个党支部获得学校授予的先进党支部称号,两位老同志分别获得学校授予的优秀支部书记、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3、积极创造条件,调动各种资源,努力保障离退休干部的生活待遇
校党委和行政认真落实上级文件精神,克服困难,努力保障离退休人员的经济待遇。按照上级的有关政策,我校认真细致做好离退休干部的离退休费的计发、护理费和规范性津补贴的调整落实工作。2006年按照有关文件在计发离退休费的过程中,遇到个别老同志行政职务与技术职称享受离退休费有差异,学校立即作出了离退休费就高享受的决定。2006年学校全部解决了离休干部的房贴问题。2007年按照省有关精神,学校制订出台了《苏州大学省管退休干部管理服务办法》,省管退休干部的有关待遇按政策得到了进一步的落实。2008、2009年按苏州市文件精神及时调整了离休老同志护理费。2008年按省市有关文件精神调整了离休老同志的规范性津补贴。近年来,学校及时落实上级有关离退休人员待遇的政策,只要上级有文件明确规定的,学校不论多困难,都会坚决执行的。学校要努力保障离退休老同志的生活待遇,让老同志度好幸福晚年,颐养天年,益寿延年。
学校尽力为离退休干部办实事,在做好离退休干部的服务工作方面有了新的突破。多年来,我们不仅注重落实好离退休老同志的政治和生活待遇,平时,还注意为离退休老同志办实事,解难事。先进性教育期间启动的“暖心工程”得到不断完善和加强。对独居、空巢的老同志,离退休处在确定专人联系服务的基础上,也与社区志愿者结对,独居结对率达到90%以上。离退休处还与苏大空调公司联合启动“真情服务”,了解孤老及无子女老同志家中空调设备的基本情况,建立基本情况台帐,发放了“真情服务联系卡”,离退休处的工作同志与公司的专修人员挨家挨户登门对空调进行免费检查及维护,为我校20多名无子女及孤寡的离退休老同志解决了后顾之忧,办了件实事。此外,我们还做好老同志生病住院和重大节日的慰问工作,建立了特困老干部帮扶机制,并积极争取省的帮扶,2008年为20多位老同志解决了每人3000元困难补助。
近年来,学校积极开展各种健康有益的活动,离退休干部精神文化生活得到新的提高。学校重视抓好老干部活动室和老年学院的建设,吸引离退休老同志到老干部活动室和老年学院参加活动。去年适逢我国承办奥运会,借此机会,我们在全校离退休人员中开展了以“迎奥运,燃激情,传梦想”为主题的健身活动,举办了以“迎奥运,庆改革”为主题的老同志书画摄影展,还成功举办了学校第七届退休教工运动会,有700多名退休人员参加了比赛。我校每年组队参加苏州市退教协举行的老年运动会,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积极支持办好老年学院,每学期都能开办10多个班,有300多人次参加学习;老教师艺术团积极参加苏州市老年人演唱比赛和有关联欢演出。这些活动丰富了老同志精神文化生活,达到了使广大老同志陶冶情操,延年益寿,文化养老之目的。
学校密切关注离退休干部的身体健康,进一步加强医疗保健工作。目前,我校离休干部普遍进入双高期(高龄期、高发病期),不少退休老同志也进入双高期,为此,学校组织好离休老干部、省管退休干部一年一次和退休人员两年一次体格检查工作。同时,还不定期为离退休老同志举办保健知识讲座,增强老同志自我保健意识。去年,学校邀请了中国慈善卫生方面的专家举办“平衡膳食,健康忠告”的科普讲座,发放保健品经销商赠送的保健品500件、书籍200册、资料700份,在老同志中收到较好的效果。从2007年开始,根据苏州市老干部局的精神,在全校离休干部和省管退休干部中开展了一年一次的保健疗养工作,两年共有254(含家属)人次参加了保健疗养。
学校还积极探索利用社区资源解决老同志高龄养老问题的新途径。根据中央10个部委联合颁发的《关于全面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意见》文件精神,结合我校离退休“人员越来越多,年龄越来越大,身体越来越差”的实际,探索老年人养老服务的新途径,2008年,在不断完善“暖心工程”建设的基础上,学校把做好老同志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列入全年的工作计划。去年上半年,主动与苏州市沧浪区双塔街道进行联系,通过多次沟通和协商,与双塔街道一起共同建立了“邻里情”虚拟居家养老服务平台,为全校离退休人员发放“空巢老人档案信息表”和“居家乐”服务细化表300多份。下半年,又与双塔街道一起共同召开了“居家养老工作推进会”,对居家养老工作进行了再宣传、再动员,并再次发放表格500多份。目前,我校己有近200名离退休人员加入居家养老服务体系,从苏州市沧浪区“邻里情”的优质服务中得到了实惠,另外还有一些离退休人员正在办理加入“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审批中。通过努力,我们已逐步建立起由学校、社区、家庭相结合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我校老同志高龄养老服务工作迈出了新的一步。
4、构建各种平台,充分发挥离退休老同志的优势和作用
离退休老同志是国家和学校的宝贵财富。近年来,学校注重构建各种平台,组织和支持老同志继续为学校的改革发展发挥积极作用,充分发挥离退休老同志的优势。学校通过各种形式,构建老同志充分发表意见和建议的平台;聘请老同志担任党风监督员;成立校、院两级老教师督导组;各学院、部门在重大纪念活动中请老同志为青年教师和学生作报告,进行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许多学院还聘请老教师继续执教或担任班主任、辅导员,发挥余热。这些老同志辛勤工作,为学校的教风、学风和教育质量的提高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多年来,我校离退休老同志人虽离岗,但胸怀祖国,心系苏大。例如:他们积极投入抗震救灾活动,为希望工程捐款,为学校教育捐款,积极投身关心下一代工作。其中最典型的是张寿华老同志,十二年来如一日,由他牵线帮困,帮助苏大18个学院等贫困生共计366名,获得来自苏州市各界资助总计人民币381万元,去年下半年就解困帮助21位特困生。在他的影响和带动下,还有其他老同志也自发资助贫困生,为关心下一代的健康成长和社会主义文明精神做出了贡献。
二、离退休工作存在的不足,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1、思想政治工作难度越来越大。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整个社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革、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老同志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发生了很大变化。新的发展形势对老同志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适应新形势更加有效开展老同志的思想政治工作还需要我们不断探索,不断创新。
2、服务管理工作难度越来越大。随着离休老干部普遍进入“双高期”、居住状况以及组成结构也在不断变化,部分老干部年事高,身体差,住院人数多,有些人已无法正常参加活动,对今后组织学习、开展活动、服务管理等方面要求越来更高,难度越来越大。目前退休老同志反映突出的几个主要问题,如退休干部与离休干部相比生活待遇差异越来越大、退休干部活动经费不足、退休干部规定报销的医药费超出部分自负比例偏高、退休干部的房贴解决进度缓慢等问题因缺乏上级相应的政策支撑,加上我校退休人员规模越来越大,而学校财力又非常困难,解决起来比较困难。但是学校也在努力解决这些问题,如退休干部规定报销的医药费超出部分自负比例偏高问题学校已经在着手解决。
3、离退休工作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在新形势下,如何针对我校离退休人员多、规模大,校内各单位工作不够平衡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统一领导、两级管理”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进一步调动各方面积极性,还需要我们进一步去探索。我们还要在宣传离退休工作的方针政策方面加大力度,增进各方面对做好离退休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从而形成全校上下共同重视离退休工作的良好局面。
